2016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党的建设不断加强,育人质量稳步提高,支撑条件持续改善,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学校事业进展保持良好态势。
一、编制完成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按照学校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总体安排,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集中全校智慧和力量,经过教代会讨论,完成了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各子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和理念,目标任务切合学校实际,为今后五年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
二、以迎评促建为抓手,规范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迎评促建工作成效显著。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实施方案》,成立了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协调、5个专项工作组和18个工作小组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细化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全校广大师生员工自觉肩负起学校发展的历史重任,以饱满的热情和负责的态度,实现迎评促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教育部专家的一致好评。为巩固以评促建工作成效,认真梳理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考察评估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通过合格评估,学校形成了政策措施倾斜教学,经费优先保障教学,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舆论氛围支持教学的良性互动局面,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落实,强化了教学质量意识,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有了显著提升。
——积极申报质量工程项目。组织校内专家严格审核,确保上报质量,2016年获批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名、教学名师1名、教学团队1个。在全国第二届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内蒙古分赛区竞赛我校1名教师获内蒙古分赛区及华北赛区特等奖和全国决赛二等奖,1名教师获内蒙古分赛区二等奖。在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
——强化教学规范化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出台《学校教学奖励办法》,制定《听课评教标准》,开展三级听课评教活动,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校系两级督导组的职能作用,通过听课、评课、观摩等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提高外聘教师课时费,减少外聘教师人数,加强外聘教师管理和使用,保证了外聘教师的教学质量。组织各专业740名学生开展集中实习见习活动,全程跟踪,及时指导,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充分开发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聘请优秀毕业生、企业界人士和创业之星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协调筹建毕业生创业培训、交流、合作平台,现有校内创新创业项目15项。与内蒙古大学生创业园共建了“开运·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大学生众创空间——蒙元素馆”,已有3个创业项目成功入驻,在自治区三创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注重学生专业资格培训考试,6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达25%。
——招生和就业工作不断加强。2016年,我校普通理科录取分数线在全区新升本院校中位居第一,普通文科分数线位居第二;蒙语授课文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与2015年相比提高15%和102%。各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在94%以上,新生报到率为98%。专升本工作进展顺利,23名学生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87人考入我校的本科学习。实行就业创业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考核考评体系,开展政策宣讲、影响教育等特色指导,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组织蒙古语授课生大型招聘会,承办了全区首届蒙古语授课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4300余个。年终就业率为87.5%,本科生就业率90.12%,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统计了建校以来的校友信息,并邀请第三方公司开展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科学分析了就业质量,为下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三、不断夯实学科基础,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学科的建设力度,全面实施学校《院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使学科建设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以质量为导向,提升科研水平。加强科研信息服务与引导,组织项目申报培训,全年申报科研项目108项,获批44项,立项率40.7%,累积科研经费173.4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自治区级项目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实现零的突破。对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民委科研项目、2项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19项内蒙古高等院校科研项目顺利结项。对2015年度 101名教师的161 项科研成果进行79.21万元奖励。获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产学研”合作初见成效。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都市农业园就电解水技术在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及学生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项目已启动并进入实验阶段。为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奠定基础。
——研究中心和学报工作进展顺利。与阿盟额济纳旗民族和宗教事务局联合承办了“阿盟额济纳旗蒙古语文翻译人员培训班”。撰写完成了《蒙古语翻译史》,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蒙文翻译工作。开展《全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幼儿园双语师资队伍现状》调研及新疆蒙古语言文字调研,为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学报《蒙古学研究》纳入媒体融合·域出版平台,开启期刊的智能出版传播途径。
四、对外合作与学术交流不断加强
——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接待了蒙古国教育大学师范学院、美国佛蒙特州大学生艺术团、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员、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等交流访问团,与蒙古国教育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派相关人员赴蒙古国招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选拔和推荐?名师生赴日本和田山交流学习。2016年,有1名教师参加国家西部留学项目、1名教师参加国家美术海外培训,1名教师赴蒙古国担任汉语志愿者教师。
——学术交流层次明显提升。内蒙古高等教育学会数学教育分会在我校成立,并邀请张恭庆院士做学术报告。组织召开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培育团队“哈撒儿与科尔沁历史研究”、全国民族教育研究重大项目“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协同创新研讨会、全国第一届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研讨会、“中国·哈萨尔与科尔沁历史文化”、首届“无穷维Hamilton系统高级论坛”、“内蒙古第五届文学研究班作品研讨会”等学术会议。积极推进社科普及工作,组织开展第十届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举办“学术之光”讲座,并走进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蒙古族小学进行社科普宣讲,营造浓郁学术氛围。
五、大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选拔推荐各类专业人才。推荐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2人、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审批人才开发基金个人项目1项。严格规范职称评审程序,晋升教授职称3人、副教授11人,1名高级经济师,1名副研究馆员,讲师15人,选拔推荐2名教授为专业技术人员二级岗位人选。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16年,公开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22 名,聘请7名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培养计划,对新招聘教师进行入职教育培训,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并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相结合。开展教师网络培训和专业培训400余人次,以少数民族特殊培养计划选派6名骨干教师在区外名校进行访学,强化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评选2015、2016年度20名教师获“乌兰夫民族师资培养基金”,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民族教育。完成了干部人事档案集中审核整改和专项审核工作。
六、学生管理与服务不断完善
——严格学生日常管理,强调预防和教育并重。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议28次,与学生代表座谈6次,按班级配备专职班主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延伸管理范围,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加强各类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采取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配备5名专职心理工作者,对2300名新生做了心理普查,举办学校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剧大赛和校园趣味运动会,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疏导。不断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选派3人参加全国辅导员培训班,选派6人参见自治区优秀和骨干辅导员培训班,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学校征兵工作成效显著,承办了全区大学生征兵工作的启动仪式,预征入伍200多人,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全区普通高校征兵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积极开展校园文体活动。成功承办 2016年度“特步”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北区赛暨中国大学生足球队啦啦队选拔赛,并派代表队参赛;学校男子足球队获自治区“主席杯”校园本科组亚军;摔跤队获2016年全区青少年中国式摔跤锦标赛1金、6银、9铜和团体第五名、“体育道德风尚奖”的好成绩;学校成功举办第五十五届田径运动会暨第六届那达慕文化节,营造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在全区高校第四届大学生心理剧大赛中蒙语剧《父亲》荣获一等奖。荣获自治区第二届“金盾杯”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三等奖;开展了学校第五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和第二届“外语文化节”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开放、拼搏、交流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扎实开展资助工作。积极发挥综合测评的导向作用,发放国家奖助学金482.45万元、3077人次,发放校内专业奖助学金360.54万元、19862人次,为21名学生发放家庭经济困难补助10万元。完善助学贷款工作机制,全面开展贫困生家访调研和助学贷款逾期催缴工作,办理生源地贷款1372.8万元,3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切实为家庭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七、加强制度建设,综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6902.76万元。制定了学校《2016年度教育事业费预算》,坚持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加大教学科研设备及图书资料投入力度,教学日常支出预算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为17.01%,满足教学活动所需经费。加强学费收缴工作,学费收缴率达93.8%。积极清理往来款项,盘活存量资金。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同比支出降低55.99%,其中公务接待下降2.64%。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学校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为教职工集中办理了住房公积金批量提取业务,共计452万元。
——完成资产清查工作。按照学校《2016年度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聘请会计事务所,对全校升本以来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清理,并完善档案建设,优化了设备物资资源配置,强化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完成政府采购项目90项,招标金额达4000万元。
——后勤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注重安全管理,健全机构,明确责任,针对食品卫生安全和环境卫生安全开展督促检查。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争取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完成节水改造工程和给排水、消防等管网工程,硬化美化运煤通道和旧图书馆周边,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环境明显改观。
——数字化校园建设渐趋完善。获批自治区直属高校高等教育专项资金1900万元,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项目已开工实施。加强校园网络安全和监控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网络利用率,发挥校园网络在教学、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图书馆资源建设不断完善。针对学校重点专业、重点学科、新专业以及硕士点所需的数字资源建设,续订了8个数据库,引进随书光盘数据库,电子图书达37万余册,蒙汉文纸质图书70万余册,馆藏文献总量达107.5万册,其中特色文献收藏3182册。收集整理学校112名师生的224册著作,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开运·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文库》。举办“书香沁校园,文化润心灵”为主题的第21届读书日,开展文献检索比赛、“我爱读书”座谈会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安全稳定工作有效加强。认真开展创建平安校园宣传活动和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手册500本和宣传单10000张,举办各类安全讲座40次,受教育学生达1.1万人,修订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和应急预案10项,增强了预防和防范能力,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实行三级维稳工作机制,时刻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向教育厅上报10条信息,上报公安部门15条社情及重点人等信息。消防安全形成四级网络化管理模式,并建立消防问题台账,全年开展10次安全大检查,组织消防逃生演练14次,累计参加3000人次。充分发挥警务室、监控中心和“校园110”治安防控体系功能,新增高清探头253个,基本覆盖校园。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2015年“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再度被评为自治区公安厅、教育厅评为“平安内蒙古·平安高校 先进高校警务室”荣誉称号。全区第二届“金盾杯”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中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