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4-11-2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时强调,“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蕴涵,深刻理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意义,深入思考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路径,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所在、生存发展之支撑、精神气质之标识,也是维系民族共同生命的最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这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刻意蕴和思想内涵,反映出各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情感依托、文化根基。

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以“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为共同信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国土不可分”的信念源于领土完整观,这种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一统”思想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共识。“国家不可乱”的信念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凝结而成,促进国家安定繁荣、营造和平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族不可散”的信念展现出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面貌,是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文明不可断”的信念凸显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创新发展、包容开放、求同存异的精神内核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共同的价值取向。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来源于相濡以沫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最大公约数。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程,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建设更具包容性、凝聚力和归属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注入强劲动能。

共同的情感依托。情投金不换,意合百脉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永远是全体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对国家的真挚热爱、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底色。从地理空间看,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在生产中互帮互助、生活上互通有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这不仅铸就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也涵养了家国一体的民族情怀。就心理空间而言,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各族人民共奋斗、同发展,夯实了“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心理基础,筑牢了“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情感根基。地理空间共聚和心理空间共鸣,涵养出各民族的中国心、民族魂,积蓄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动能。

共同的文化根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兼收并蓄,逐渐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汇聚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历史根基和文化基础。革命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革命作风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代表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发展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中央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顺应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心中所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历史规律和历史必然。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互相替代的,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进而“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种种隔膜”,增进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迫切现实需要。我国56个民族的文化风采各异,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多元文化在为民族工作提供了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增加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杂性。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信任,进而凝聚全民族、全社会的价值共识,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思想铜墙铁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事业中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引导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坚持充分尊重、保护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习惯,提炼、阐发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精神资源,坚持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积极向上、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资源,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夯实了民族工作的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历史一再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深刻总结和有效运用党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历史经验,有助于扎实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主流价值引领、切实增进民族共同情感、持续深化中华文化认同。

强化主流价值引领,筑牢思想基础。主流价值是增进各民族之间思想认同的“风向标”,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五个认同”,团结各族人民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而奋斗。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教育,强化学校教育,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打造全方位、立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格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青少年的血脉之中,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理解和价值认同。坚持实践养成,紧密结合青少年的生活实践、成长历程,组织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借助校园和社区平台开展各民族历史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为抓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宣传教育矩阵,通过制定详细的宣传教育计划,整合学校、机构、媒体等多方资源,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教育体系,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多渠道、宽领域的宣传教育中坚实扎根。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情感。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能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水乳交融、情深意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实现语言相通、心灵相通、情感相通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增进民族情感。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坚定不移做好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必须注重“团结统一”,系紧中华民族人心归聚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情感上相互亲近是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强纽带,必须倍加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人心基础。要在巩固民族团结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民族团结宣传月、评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创新方式,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倡导“亲如一家”,做好“共”的文章,有序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用好东西协作、对口援助、定点帮扶、西部计划、民企进边疆等工作机制和平台,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解、深化友谊、共同进步,更好绘就“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美好画卷。

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深入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和馆藏文物修复计划等,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并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标识,深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深入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提炼出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时代性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各民族文化特色、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和美术作品。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教育普及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共有文化符号的认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加大保护力度。在传承和保护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创新发展,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文艺作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鼓励各民族之间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现各民族文化独特魅力,让各民族在广泛深入的文化交融中持续深化中华文化认同。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陈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