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方向)
专业建设规划执行情况
一、总体目标明确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质量求生存,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创新的应用型合格人才”的原则,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总体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胜任基层、民族地区小学汉语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教育科研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优势教学科研群体和创新团队,在现有的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强化管理,不断改善本专业的教学条件,争取建设更多的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以带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将小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方向)建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行业特色的本科专业,为内蒙古自治区及蒙古语文协作八省区蒙古族聚集地区的小学汉语文教育培养输送高素质的教学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力图打造我区民族小学汉语教学的师资典范。
(一)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有一支高学历的年轻教师队伍。这也是学院持续发展、具有后劲的重要保证。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队伍学术水平的高下、知识面的广度,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未来。拥有事业心强,教学、科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才能促进专业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4人,兼职教师4人,全部为外校学缘。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7人,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2人,占66%;35岁以下的教师2人,占11%;36岁~45岁的教师11人,占61%,46岁~55岁的教师5人,占27%;生师比28:1。四名教授全部承担本科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针对性地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访学,同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研究生。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2015年有一名教师在中央民族大学访学;一名教师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一名教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自2012年以来,有四名教师先后晋升为教授、副教授。
(二)课程建设
1.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
2015年度全体教师重新修订小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方向)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并已装订成册。
2.精品课程
该专业已有一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和三门院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三)教学条件建设
教学条件改善很多:新增多媒体教室4个,台式电脑7台,笔记本电脑2个,专业相机2个,扫描笔2个。小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方向)图书资料500册,小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方向)报刊杂志25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全部备齐,保证每个学生人手一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每人都有一个小黑板保证板书训练。
(四)教材建设
按照学院教务处优先选用“三优教材”的原则,汉语言文学系在任课教师订购教材工作中作了较详细的部署,要求所选教材以国家级规划教材、“三优教材”为先,出版社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或华东师大出版社教材为主。力争选用近三年最新教材,把最前沿的、最新的知识引进我们的课堂。
(五)实践教学及基地建设
1.该专业尤其重视实践教学,重新确定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小学等十所主要见习实习基地建设,顺利完成自本科招生以来近1200人次集中见习、实习工作,材料整理齐全,有备可查;
2.该专业目前有四届329名学生,基本按照既定教学计划有序开展各门课程的学习,优先使用高等教学出版社或北师大出版社的三优教材,每年开展学年论文写作实践一次,每两年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和指导记录,毕业论文选题结合教育见习,突出语文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符合专业培养要求;
3.该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小学教育专业书法、儿童诗画创作大赛,先后有刘子涵、武珂等8人获奖,2014年10月汉语言文学系荣获全国教师教育学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单位奖”。
4.2016届毕业生有两人考上硕士研究生;
5.2012级小教专业学生刘子涵、王欣两名学生见习期间表现突出,一直被春蕾小学聘用为兼职教师。
(六)教学科研
1.该专业教师科研水平逐年提高,四年来,新增科研项目:国家级4项,省部级7项,校级6项,科研论文42篇,专著1部。
2.教学科研奖励有自治区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
(七)质量监控
1.重新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在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重新出台相关管理文件,从根本上明确了各部门职责。
2.开展的教学检查工作主要有:期中教学自查和教师教案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名通报;系领导班子和督导组成员,开展课堂教学抽查,对教师出勤、学生出勤都起到了较明显的督促和约束。规范教师请假、调课秩序。
3.重新组建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系教指委的监督职能。本学年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教指委制定了学年论文和实习手册的规范格式。
4.系督导组履行职责,通过听课、评课、召集信息员调查等措施,了解教师上课情况,对于信息员反馈的信息,教指委成员认真研讨,及时制定解决办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按照学院的要求,规范教师教学档案,统计学生上课情况,强调纪律,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使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二、建设措施
(一)专业建设概况
1.本专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
2012年9月,我系开始招收小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方向)本科生,主要工作如下:
(1)确定专业负责人,优选中青年骨干形成梯队,这是本专业发展的关键;
(2)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在教务处统一领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培养方向;
(3)建设基础课程及主讲教师队伍,通过教学实践的考验,已经确立基础课的主讲教师;已有一门课程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和三门校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小学语文教学法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一门课程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外国文学);
(4)完成已开课程教学大纲的整理编辑工作,共计34门(含教育实习大纲);
(5)完善实践教学工作,各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计划、总结等,以教研室为单位,以重点课程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
(6)完善教育见习实习工作,在原有的九所实习基地基础上,在市区又增加了赛罕区民族小学见习实习基地,基本满足小教本科生见习实习需求;
(7)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见习实习方案,逐渐细化见习实习任务,建立实习中期检查制度,以确保教育实践质量;
(8)逐渐完善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增加论文开题环节,逐步做到论文指导的真实有效;
(9)本专业资料建设,购置人教版和内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含教师用书10套)各20套,现基本能满足课堂教学要。各课程建设所需图书资料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2.教学条件
所有课程都可以使用学院提供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学生可以使用学院多个计算机房,来实践和完成专业教师要求的教学任务。每个班级都有学生相对固定的自习教室。学生可以在学院的图书馆借阅专业学习需要的图书,阅览各种专业杂志。我系还建设了自己的网页空间,学生可以在“留言板”上沟通信息,在“教学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3.科学研究
我系一直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以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已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校级科研课题7项,教学研究成果奖7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一个,在省部级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2篇。
4.教学管理
我系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系部与任课教师签订责任书,各任课教师承担所任课程的一切建设工作,保证所承担课程的教学质量。系部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教学档案的标准化和电子化建档。建立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教学检查制度,完善系级教学督导制度。我们开始在毕业班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来规范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管理。我们将从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入手,逐步制定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毕业生实习手册、毕业论文的统计、审核、归档制度。
5.保证本科教学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
(1)聘请校外高水平、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型教师来作讲座,时时更新教学思想,保证有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
(2)改革陈旧的教学和考试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学术对话。教师要提供学生自学和研究的方法指导。
(3)优化课程结构。尽可能开设基础性课程,现实迫切需求的课程,以真正提高学生就业竞争的实力。
(4)定期召开各年级学生教学座谈会,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不同意见和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加强学年论文写作的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强化学术论文写作规范。
(6)开展有益于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竞赛活动,如演讲、辩论、书法、普通话、网页制作、书评等比赛。
(7)提供网络教学资料下载。设立网页形式的“教学论坛”。通过现代化媒介随时和学生保持沟通。
(二)具体措施
1.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1)实行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
学生只要修满140学分,就可以授予开运·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教育学学士学位。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兴趣和构建知识框架的需要,在主修基础课的前提下,自行选择特定的课程,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释放。
(2)突出中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经过长期的专业教学实践,我系各专业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基础课程,如基础写作、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这些课程是学生今后就业的立身之本,是学生掌握其他技能的重要基础。
(3)构建不同方向课程群,强调自主发展
教育的目标不是共性教育,而是挖掘学生的个性潜力。因此需要构建不同内容的课程群。在选修课程中,我们构建了考研模块、知识拓展模块、技能提高模块等三个方向的课程群,目的是适应不同学生自主发展的实际需求。
(4)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尤其是专业技能的训练,是该专业的训练重点。我们开设汉字书写训练、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小学语文案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师口语、教育见习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实力,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5)推进多元负责的本科生导师制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增强师生间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导师不仅进行专业的引导,也应该成为学生的生活和为人的向导。小教本科生从第一学年开始就有指定的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直至撰写毕业论文为止,指导教师基本不变,使学生具有较稳定的学业指导。
(6)引进专业实践型一线教师
我们注重从小学一线引进优秀教师,为小教专业讲授部分选修课程,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传授和培养,有利于学生了解小学教育领域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缩短学生与小学教育教学的距离。
2.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强调中文专业与教育专业的不断融合,使小教专业在专业深度与专业广度两方面都有所提升。小学教育专业目前在我国存在两种培养模式:综合模式和分专业模式,我院采取的方式是后一种,即在中文系培养汉语言文学方向的小学教师,日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中文专业深度,但对小教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又产生不利因素,如过度强调中文专业的深度,而忽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大部分专业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了解太少等等,突出表现在论文写作等多数以语言文学为主,而对小学教育领域的问题涉及较少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除了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大力开发小教专业课程外,基础中文类课程也要求任课教师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学生铺架通往小学语文教学的桥梁,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中文专业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确立信息时代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强调教师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独立自学为主,教学内容以现实需求、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应用为中心。贴近时代,追踪热点,关注现实。
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压缩单纯讲授时间,重视学生课堂接受效果,注重治学方法,提供宽广的自由讨论空间,引导同学自主获取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供前沿的学术动态和丰富的学科资料,以及信息检索的网络路径。遵循心理学原则进行授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步骤,在轻松、自由、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教学活动。建立师生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突出课堂上的讨论和对话。因材施教,提倡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思考提问,并计入课程总成绩。强调凸现学生的个性潜能。实行素质测试,采用开放式考试和弹性计分方法,实行激励机制。建立师生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4.师资队伍建设
我系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有一支高学历的年轻教师队伍。这也是学院持续发展、具有后劲的重要保证。目前,我系小教专业缺少语文课程论专业方向的教师,很多课程还没有专任教师承担,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育心理学名著导读等。近三年内需引进本课程方向的、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的年轻教师,小教专业的课程才得以顺利开展。同时,现有教师每人承担专业课程都在三门以上,课程建设任务繁重,教学研究活动受到影响,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专业充分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与小学教育实践的结合,每年派出1-2名教师参加全国小教专业年会;2015年派两名教师专程到首都师范大学初教学院学习,同时还聘请石皇冠等小学优秀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建设。
5.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方向)专业的见习、实习,主要采取集中组织管理的方式。现有见习实习基地10所(详见III-2),已经开展集中见习14次(每次一个年级5-7组),集中实习1次(2012级5组),涉及周边小学校12所(详见各次实习见习安排表)。我系专业实验室可以使用学院的2个微格教师室,开展学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6.关于学年论文和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与见习实习紧密结合。第一次学年论文写作时,我们采取自主选题的方式开展,总结时我们发现,学生选题大部分都属文学方向,而关注小学语文教育的论文只占20%,为此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展开讨论,结合我院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指导思想,并且咨询教务处,最后明确:本专业论文教育类选题不得少于50%。我们在小教专业学生全体大会上,就学年论文选题提出明确要求:结合教育见习(实习),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面,关注小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关注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有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60个选题,供本专业学生参考选用。同时,也考虑到我系教师中文专业偏多,大教育范围的选题或心理学范围的选题暂不主张学生选择。
7.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及应取得的教学成果
(1)基础教学理论研究
该研究方向立足民族基础汉语教学,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突破口,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为特色,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①小学汉语识字教学研究
主要有:传统识字教学法对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汉字的实用性研究;蒙古语在学生掌握汉字过程中的正负迁移的研究;
②小学汉语习作教学研究
主要有:小学汉语说话训练方法研究;小学生汉语习作梯级训练研究;
③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研究
主要有:小学阶段儿童文学阅读篇目研究;儿童文学阅读教法探索;
④小学汉语教材研究
主要有:已有汉语教材纵横比较研究;小学汉语教材各指标量化研究;
(2)实践教学研究
该研究方向立足民族基础汉语教学,以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突破口,探索在蒙汉双语活动中逐步提高汉语口语、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方法、措施,为培养合格的初等汉语教师奠定基础。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①汉语活动课教学研究;②见习方法途径的研究;③教育实习有效性研究。
(3)已取得的成果
上述研究已获批校级课题一项,题目为:小教本科实践教学探索。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通道北路56号 邮编:010051 电话:0471-3977550
版权所有:开运·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文学院 邮箱:hhmywxy@163.com
技术支持:Gilbaga ICP备案编号:蒙ICP备05000414号